博士論文驚現(xiàn)低級錯誤 評審專家開炮:這樣的博士價值幾何?
2016-05-26 07:19: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南京5月26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現(xiàn)在正是各大高校密集開展畢業(yè)答辯的時候,過了這一段,數(shù)以百萬計的大學生將變成學士、數(shù)以十萬計的碩士生將成為碩士,數(shù)以萬計的博士生也將終于拿到最高學位:博士。當然,要想成功拿到學位,完成畢業(yè)論文答辯是必須過的坎。論文的質量,也是一個學生學術水平的最集中體現(xiàn)。
然而近日,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陳吉德,卻在對一篇教育部抽檢的博士論文進行評審后,對博士論文的質量開了炮。按照《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這篇論文的作者是去年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教育部每年要按10%左右的比例事后抽檢,保證論文質量。
陳吉德在看完這篇新晉博士的博士論文之后卻憤怒地發(fā)問:“隨便堆砌幾萬個字,就能從‘博士生’搖身一變?yōu)椤┦俊。這樣的‘博士’到底價值幾何?”那么,陳吉德發(fā)現(xiàn)的問題到底是什么?高校學術論文質量不高,是個例,還是普遍現(xiàn)象?最終的問題是,我們的學位也真的在變得越來越“水”嗎?
看完論文一個月后,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陳吉德還是將憤怒發(fā)了出來,他在自己的博文里呼吁:“強烈建議教育部有關部門一定追查論文的相關單位和作者的責任,并做出相應的處理!”
陳吉德回憶說:“4月1、2號,我也是憋了將近1個月,沒憋住,吐吐槽而已,沒有什么其他高大上的舉動。嚴格來說,這也是不太好的,平心而論,抽查在結果沒有公布之前,專家的評審都是保密狀態(tài)!
陳吉德是教育部博士論文抽檢的評審專家,4月初,他打開一篇了抽檢的博士論文。論文的是數(shù)字時代的攝影問題,但陳吉德認為,該學生把這種問題寫成了數(shù)字時代的電影發(fā)展史,很多時候從論點中游離出來,沒有緊扣問題展開論述,論述的問題也是問題多多。
目錄中的第三節(jié)標題讓他驚訝,在他看來,這個標題充斥語法錯誤和錯別字問題,是前無古人、估計也后無來者的雷人。“標題里除了雷人的,還有連小學生都能看出來的錯誤,這樣就不可饒恕。比如,《綜合近年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來分析這‘拆彈部隊’和‘阿凡達’兩部作品代表性的強的電影以及奧斯卡對數(shù)字時代電影攝影的審美傾向》,標題長達幾十個字!
論文的正文也存在諸多問題,陳吉德說,論文第七章第四節(jié)整節(jié)全是專家曾接受采訪的問答,而第七章第五節(jié)的內容只有一個表格,且內容為某導演攝影作品的簡單羅列。在陳吉德看來,把人物對話當成論文,把表格填寫當成論文,把老師教案當成論文,把奧斯卡、戛納電影節(jié)發(fā)布會新聞資料當成論文,這些都不是論文,都不是論文的本體。
在看完這篇論文的第二天,陳吉德第一次給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打了電話,詢問如果給抽檢論文打了不及格,是否會對作者及博士點產生影響。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回復陳吉德,主要是對博士點考核有影響,一般不會對作者本人,嚴重的問題,可能影響但比較少。如果對作者有什么影響的話,也是把這個問題回到所在的學位授權點,由他們來處理。教育部一般不會直接拿出處理意見,因為他不是一個學位授予部門,只是一個管理部門。
昨天,記者致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希望了解下一步是否會考慮更嚴格的考核和約束措施,但沒有得到回復。
記者采訪多位高校教師及在讀博士,多數(shù)人認為,其實對于論文質量,是有多個環(huán)節(jié)可以控制的。近年來,很多學校都加強了論文從開題到答辯的審核,中國人民大學一位剛剛通過博士論文答辯的畢業(yè)生說:“開題之后就是寫論文,之后有組織性的就是預答辯,這兩年學校增加預答辯是為了增加學位論文的質量,預答辯其實跟答辯差不多,請五位委員,按照答辯流程進行論文陳述,而且預答辯論文要完成90%以上,預答辯之后也有一個是否通過的表格,論文正式提交之后,學校先進行檢測,查重復率,通過之后會印出來交給外審,外審打平均分必須全部通過,反饋回來之后才能具體組織答辯,答辯時要求至少兩名校外專家。
也因此,陳吉德認為,出現(xiàn)奇葩論文,學生、導師、答辯組都有問題。根本原因在作者本人身上,努力不夠,學術功底不夠,倉促成文,但導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論文比較差,你可以讓學生延期、重新寫作,都可以,直到滿意為止。而有些導師對學生不是這樣的,馬馬虎虎就讓他進入答辯流程。答辯時,答辯委員會、答辯組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樣奇葩的論文怎么從答辯組走過的。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劉慶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導師的自律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導師應對學術及自身聲譽給予尊重。江蘇一位參加教育部碩士論文評審的高校副教授說:“導師要把關,因為對學生來講,他只想把論文發(fā)出來或者把論文寫出來,然后通過評審關就可以了。對于學生來說沒有更多的動力,如果導師把關的話,對論文質量提高有直接作用!
專家指出,一篇奇葩論文的出爐,應該引發(fā)我們對高端學術人才培養(yǎng)機制的再探討。我國大學一直采取“嚴進寬出”的培養(yǎng)模式,學生一旦通過入學考試,很少有無法獲得學位的,然而,一些國外名校通過“寬進嚴出”的方式,甚至以高達20%-30%淘汰率,倒逼學生專注學業(yè),論文質量及學術水平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另一方面,除了論文,學位授予單位也應該探索多渠道、多層次的評價學生學術水平的方法。比如一些人文社科類學科,研究領域有限,每年幾百萬篇論文早已經翻來覆去說了個遍,學生想要作出一篇高質量、高創(chuàng)新的論文平心而論不僅需要水平,還需要點緣分。而對于一些理工類學科而言,個別走歪門邪道的人不需要抄襲論文,只需要抄襲別人的實驗思路,這個靠查論文重復率是看不出來的。
論文,只能集中展現(xiàn)、而并不能全面展現(xiàn)一個學生的學術水平。解決這個問題,是學校的事。而對于社會來說,我們也有必要改變對人才的衡量標準,當“唯學歷論”真正在求職、晉升等問題上失了效,真正讓學歷讓位給能力,這才能真正倒逼學生專注學業(yè)、提升能力,到時候,何愁出不來好論文。
編輯:朱琪
關鍵詞:教育部;博士論文;抽檢;大學教授;評審專家
針對社會關注的江蘇、湖北兩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安排問題,教育部昨天深夜回應稱,安排協(xié)作計劃,以不降低各支援省份的高考錄取率、本科錄取率為基本前提。
2016-05-15 19:04:00
2016-05-15 07:00:00
記者9日從教育部新聞發(fā)布會上了解到,各地中小學校要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足開好體育課程,嚴禁削減、擠占體育課時間。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xù)三年下降的地區(qū)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中實行“一票否決”。
2016-05-10 05:59: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