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訊(記者魏娜 通訊員王晨 張琥)9月11日上午,家住秦園路的嚴先生掃了一輛自行車,騎到梨園廣場與朋友見面。他平時上下班都是開車,周末想騎一段自行車活動一下,他沿著徐東大街一路騎行,發(fā)現(xiàn)非機動車道很連貫,除了等紅綠燈,一路基本沒有遇到阻礙!耙郧翱傆X得武漢沒有非機動車道,出門就習慣開車,如果都像徐東大街這樣設置非機動車道,肯定會有更多人愿意騎自行車、電動車出門!

新華路的非機動車道。通訊員 王晨 攝

連日來,記者在武漢三鎮(zhèn)探訪發(fā)現(xiàn),為了合理分配路權(quán),全市已經(jīng)有數(shù)百條主次干道進行了微改造,劃分了單獨的非機動車道。在中山大道利濟路,單向四股機動車道看起來比正常機動車道要窄一些,雙向道路的最右側(cè)都用藍色標識設置了一股近2米寬的非機動車道。

在新華路,記者看到,非機動車道被花壇與機動車道隔離開,騎行條件非常好。在光谷的關(guān)山大道上,有軌電車內(nèi)側(cè)有一股十分寬敞的道,盡管沒有明確標識為非機動車道,但除了偶爾有機動車借道通行一段外,基本上供非機動車行駛。

記者從武漢市交管局秩序處獲悉,武漢每年新建、改造200多條道路,其中主干道有二三十條,在所有道路改擴建中,非機動車道的規(guī)劃都被納入方案中。而現(xiàn)有道路缺乏非機動車道的現(xiàn)狀,也在不斷微改造中得到改善。

中山大道貫穿老城區(qū),非機動車通行量非常大,此前,非機動車多與行人在人行道上混行,但該路的斷面路口多,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需要上上下下不方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交管部門對六渡橋至武勝路沿線進行了改造,將3.5米至3.75米寬的機動車道縮窄為3米寬,四股機動車道瘦身后,騰出來一股1.5米至2米寬的非機動車道,改造過后,該路段的非機動車通行秩序良好。

據(jù)介紹,全市有28條主次干道進行了機動車道瘦身,用來增設非機動車道。針對非機動車道上的違停,交管部門加大了查處力度,維護非機動車的路權(quán)。

除了給機動車道瘦身來增加非機動車道,近年來,武漢還對部分行人和非機動車混行的道路進行了微改造,讓道路通行條件更適應非機動車行駛。

丁字橋南路原本設置了非機動車道,但是與人行道在一個平面,而且非機動車道上總有路燈等設施擋道,一進入路口非機動車就要下人字溝,進入下一個路口又要上人字溝,需要停下來推行,導致非機動車道成了擺設,使用率不高。

交管部門發(fā)現(xiàn)問題后,組織相關(guān)單位對非機動車道進了微改造,部分擋路的設施被移除,路口人字溝進行了降坡處理,解決非機動車道舒適性不足的問題。經(jīng)過改造,效果明顯。

像這樣的改造,全市已經(jīng)進行了300多處,非機動車道不斷延長,逐步建成網(wǎng)絡。根據(jù)全市規(guī)劃,今年開始各區(qū)每年要對現(xiàn)有道路中,非機動車道不連續(xù)、沒有降坡的路段進行不少于10公里的改造,慢行交通體系將成為武漢交通路網(wǎng)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