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樹就是杜仲,研究證明它作為中藥材對治療血壓病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噢,不可思議!”6月5日上午,一群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外國友人在位于沈陽藥科大學的沈陽市中藥文化和中藥標本科普基地內,對中草藥的功效發(fā)出嘖嘖贊嘆。
當天,市科技局、市政府新聞辦、沈陽藥科大學在端午節(jié)來臨前夕,以“風雅本草 粽情端午”為主題聯合組織開展了“在沈外國專家走進科普基地”活動,來自美國、日本、塞內加爾等國家的經濟技術類和文教類外國專家及家屬20余人參加了活動。
外國專家體驗傳統(tǒng)習俗感受中國文化
“這是一棵有著50年樹齡的水杉,也是我國一級瀕危保護樹種!薄斑@是中國古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塑像,他編寫了著名的《本草綱目》,被后人稱為藥圣……”當天上午,參加活動的在沈外國專家及家屬在科普基地專家的陪同講解下,參觀了沈陽市中藥文化和中藥標本科普基地,觀看研習了中藥標本館和藥草園的各種中藥標本和在生藥材!疤鸷沉耍嗅t(yī)藥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不到現場參觀很難感受到這種博大精深,我們也很期待這項瑰寶能在全世界普及推廣。”日籍專家、沈陽暉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雨宮康弘用流利的漢語說。
當天活動中,外國專家和家屬們還來到沈陽藥科大學食堂,親自動手學習包粽子。雖然是初次體驗,但大家神情都十分專注,卷粽葉,包糯米,打繩結……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包裹嚴實的粽子呈現盤中,成就感十足。“我來中國有十多年了,非常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節(jié)日美食,特別喜歡吃粽子,但親手包粽子還是第一次。”來自巴基斯坦的巴巴爾是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他告訴記者,自己在中國完成了博士、博士后的學習和工作,平時對中國歷史很感興趣,特別喜歡沈陽這座城市,印象中沈陽人都很熱情。
包完了粽子,大家還按照習俗紛紛系戴端午彩繩香囊,并品嘗了香甜的粽子。
市科技局服務外籍專家促進沈陽發(fā)展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更是世界的寶貴財富。沈陽市科技局不僅要著力引進和服務外國專家,而且要在宣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方面發(fā)揮作用!鄙蜿柺锌萍季指本珠L錢海云表示,“在沈外國專家相約端午體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活動是2021年市科技局加強外國專家服務工作的重要舉措,旨在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豐富在沈外國專家精神文化生活,幫助外國專家了解沈陽、融入沈陽,進一步激發(fā)外國專家熱愛沈陽、建設沈陽的熱情。
據了解,近年來,市科技局積極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和“創(chuàng)新沈陽”建設,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外國專家服務工作,不斷完善外國專家服務體系,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海外人才智力保障。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吳佳 文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