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8月11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李國春)近日,天津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對某入境船舶實施衛(wèi)生監(jiān)督時,在其食品庫內發(fā)現兩袋印度產面粉,經采樣送檢,檢出進境植物危險性病害——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這是該局今年以來第三次從入境船舶中截獲該有害生物。
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是嚴重危害小麥生產、影響國際貿易的世界性有害生物,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將其列為檢疫性害蟲。我國于1986年公布小麥印度腥黑穗病為對外檢疫對象,1992年10月公布該病為一類檢疫性病害。該病菌可通過種子、病土和氣流等多種途徑傳播,其冬孢子在肥沃土壤中至少可存活2年以上,最多可至4年,一旦傳入便難以根除。
多年來,天津檢驗檢疫局始終注重嚴防該病的傳入,通過加強對船上面粉的產地核對、色澤觀察、氣味嗅聞、細度捻摸等多種細節(jié)的檢驗,有力提高了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的檢出率,多次從入境船舶食品庫面粉中截獲該病菌。目前,檢驗檢疫人員已依法對相關面粉進行了封存,對食品庫、廚房和垃圾進行了有效滅菌處理,有效防止了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經該途徑傳入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