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舟山8月24日消息(記者李佳 通訊員武華偉 沈益駿)記者今天從浙江舟山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近日再次檢出一批進口原油數(shù)重量不合格,短重1306.41噸。這是今年以來,舟山檢驗檢疫局檢出的第5起原油數(shù)重量不合格事件。
日前,一艘油輪裝載阿曼和沙中(沙特阿拉伯中質原油)兩種原油靠泊舟山口岸冊子島碼頭卸貨?坎创蚶|后,舟山檢驗檢疫局鑒定人員按照流程對船舶狀況、裝貨港報告等逐一進行檢查比對,并開展船艙計量工作。計量結束后,按照船方提供的提單密度進行計算并未發(fā)現(xiàn)短重等異常情況。隨后,舟山檢驗檢疫局實驗室對代表油樣進行密度檢測,發(fā)現(xiàn)沙中原油的實際密度較提單密度差異達0.7%,到港重量較提單重量短少1306.41噸,短少率為0.99%,創(chuàng)舟山口岸歷年進口沙中原油短重率之最。
為確保數(shù)據(jù)準確,一方面工作人員對船樣密度和進罐后的罐樣密度進行了檢測復核,結果顯示二者密度十分接近;另一方面,舟山檢驗檢疫局實驗室出具的密度結果,與貨主委托的第三方檢測機構SGS所做的實驗密度0.8672kg/L比較,差異僅為萬分之八。工作人員還對船方的隨船樣品進行了密度檢測,結果顯示0.8687kg/L,與實際密度差異為萬分之七。經(jīng)全方位、多角度綜合分析,提單密度與真實密度嚴重不符,是導致該批油種嚴重短重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