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節(jié)年為首!新華社微信推出《小新畫新年》春節(jié)年俗新媒體報道,重溫中國傳統(tǒng)年俗文化,體會濃濃的年味兒。
2月17日,是農歷狗年的第二天。民俗專家表示,按照傳統(tǒng)習俗,這一天是女兒回門、歸寧(也叫“回娘家”),姑爺給岳父岳母拜年的“法定日子”,民間稱“姑爺節(jié)”“迎婿日”。
中華民族是一個講求情感的民族,更是一個有親和力和凝聚力的民族,春節(jié)就是這種親和力和凝聚力的一次完美體現。
天津市民俗專家尚潔介紹說,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們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去拜見父母、家人。此習俗源于新中國成立后。
“其原本是女兒們最期盼的節(jié)日,不僅可以在人前揚眉吐氣,還可指派丈夫干這干那。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遷,逐漸演化成款待女婿和姑爺的日子,被調侃成為‘姑爺節(jié)’!鄙袧嵳f,“其實這與‘一個姑爺半個兒’‘姑爺是娘家的座上客’等傳統(tǒng)觀念有關!
民俗專家表示,“姑爺節(jié)”這一風俗在各地的時間不盡相同,但大多數選擇在大年初二。這一天,姑爺們都打扮得整整齊齊,帶著穿盛裝的夫人和孩子,提著大包小包,前往老丈人家過年,成為一道靚麗的市井風景線。
據了解,這一天,各地習俗眾多,有的是女婿要親自下廚做一桌好菜,有的是要替老丈人干一些家務活,還有的是陪丈人和丈母娘打牌聊天話家常,雖然形式不同,但都體現了團圓、和諧、和睦的倫理親情。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
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fā)大財。
金犬報春
農歷正月初二,又稱為“狗日”。
自秦漢以來,傳統(tǒng)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
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chuàng)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