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蘇木響水村發(fā)生了這樣了怪事:村民用血汗建起的小電站本能自給自足,卻被相關部門變賣。兩大水電站在村子里相繼拔地而起,村民卻日益陷入用電難的困境。此外,村民們懷疑新建的電站,改變了水流走向,從而造成了污染,嚴重威脅人的飲水安全。高舉造福百姓的水電站,緣何令村民怨氣沖天?
大電站"吞并"小電站 村民背負一身"水債"
塞外兩河之一老哈河流經(jīng)響水村,河水在兩座山峰之間奔流而下,河水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在方圓四十里外都能聽到,該村也因此而得名"響水村"。該村周圍植被覆蓋好,風景秀麗,清朝乾隆皇帝小巡路過此處當即用漢蒙滿三種文字賦詩贊美,當年刻有乾隆賦詩的那塊石壁依然矗立在山崖上。
1989年至1990年,響水村村民用了一年時間利用老哈河形成天然瀑布的有利條件,建造了響水小電站,用來供應當?shù)匕傩盏娜粘U彰骷暗咎餄驳;叵肫鸾ㄐ‰娬緯r的情景,村民宋振華仍然記憶猶新。"全體村民一起干活,有時候大伙都是用身體擋水的。"
除了投入大量勞力,建電站的費用全部是農(nóng)民的貸款。這項工程貸款總額為28萬元,分攤到全村1400口人,人均貸款200元。很多村民為之還了七八年,至今一部分困難戶的銀行貸款還無力償還。
村民韓志勇是一名小學教師,他當時貸了幾百元,到最后漲到6800元。他當時試圖拒還貸款:"建電站的費用我可以出,但是這個貸款中還包含村里強行攤派給我們的電表、拉線盒的費用。"就因不能按時還貸,他還曾被當?shù)嘏沙鏊鶐狭耸咒D。
小電站建成之后,村民的日常照明電價每度0.25元,灌溉稻田全部免費?墒呛镁安婚L,1994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水利部門決定買下響水小電站并在其旁邊修建玉瀑電站。村民告訴記者,在當?shù)卣闹鞒窒,有關部門與村里達成的協(xié)議是:玉瀑水電站不支付響水村建造響水小電站的銀行貸款,但玉瀑電站給響水村每年25萬度電的無償使用,超出部分為有償使用。
"大伙當時只是想能給水用就行,也就沒有阻攔鄉(xiāng)政府和村里的做法。"村民劉明說,這25萬度電還包括一些損耗,如果把損耗去掉,實際電量也就18萬度,開始幾年還是夠用的,但是隨著響水村生產(chǎn)和生活用電的增加,電越來越不夠用,尤其是近幾年,當?shù)馗珊瞪儆,田里的用水量增多,免費電連田間灌溉用電需要都不能滿足,更不要說照明等生活用電了,村民們不得不以每度0.80元的價格買電。
村民認清"不合理"協(xié)議 兩個電站兩筆"糊涂賬"
"村里的小水電站,完全可以自己解決照明和灌溉問題,如今卻反而用高價錢來買電。" 很多村民似乎意識到自己的利益被侵占。他們向政府要說法:不管是誰買走的電站,應該有占地補償費,而有幾戶村民拿到補償費了?這筆款到底誰占有了?
記者了解到,在玉瀑水電站的旁邊居住著十幾戶人家,如果在汛期上游發(fā)洪水,這十幾戶村民就會屋毀人亡,于是這十幾戶村民去找建電站的負責人交涉,后來他們每家得到了2萬塊錢作為搬遷及安置費,讓他們另找地方蓋房安家。此后,村里人才知道其實建玉瀑電站安置村民是有補償?shù)。難道建一個水電站就給這么點補償嗎?如果還有補償費未發(fā),又到哪里去了呢?
時隔不久,1997年翁牛特旗水利部門又建了一個電站---玉名水電站。玉名水電站的建成不僅淹沒了一座大約2000平方米的石料場、40多畝的土地、-片60多畝草場以及700多米長的通往石料場的路。這個電站于1999年竣工后蓄水發(fā)電,而水電站所占土地及損壞公共設施的補償?shù)降捉o了多少?
據(jù)村民介紹,1999年新上任的鄉(xiāng)領導曾去玉名電站討要過補償費,據(jù)人們傳言玉名水電站給了8萬塊錢,但這8萬元錢并沒有給響水村。玉名水電站竣工后水電站又在水庫的旁邊建了樓房。樓房的占地面積有50多畝,但村里只得到了7500元的補償費。
村民胡瑞鋒說:"兩個電站都跟村里有協(xié)議,玉瀑電站答應給25萬度電,實際上只有18萬度電。玉明電站答應給村民留個出水口用來灌溉,最后卻沒有兌現(xiàn)。"
兩個電站是村里的唯一資源,也成了一些部門的唐僧肉。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由于村集體賬務不公開,導致村民對村干部以及鄉(xiāng)干部的行為產(chǎn)生猜測。比如,有人懷疑是鄉(xiāng)黨委書記是通過賣電站才把兒子安排到電站工作的,還有人懷疑水利部門一些人拿走了電站的好處。
飲用水危及生命 樣子工程應付檢查
玉瀑水電站是借助響水村上游響水山的山勢加以攔截建成的水電站。在緊靠攔截壩的右面就是稻田與居民區(qū)。在響水村未修建水庫之前,本地尚無那么多患癌癥的人出現(xiàn)。近幾年,響水村村民因患癌癥而死亡的人數(shù)明顯增多,共有19人死于癌癥,僅2007年就有4人死于癌癥,他們大多數(shù)年齡集中在四五十歲之間,其中還有30幾歲正值青壯年的,多是食道癌致死。
村民們懷疑,是由于修了水庫以后造成水位逐年上升,稻田里的水無法排泄,村民在稻田中施用的大量化肥。被溶解后,隨灌溉水滲入土壤和地下水中,致使地下水質(zhì)發(fā)生了明顯變化。
記者了解到,這個村的水質(zhì)確實存在嚴重問題,但是是否因修建水庫導致,尚無定論。
村里的居家水井的深度只有5至7米,用井水泡茶時,人們會看到銹紅色絮狀懸浮物,可聞到濃重的鐵腥味。1999年赤峰市地質(zhì)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的技術(shù)人員曾檢測過這里的飲用水源,得出結(jié)論是:水中銨離子和鐵離子分別為生活飲用水的5倍及31倍,該地供水井水質(zhì)極差,嚴禁飲用。建議當?shù)卣_展該區(qū)地址環(huán)境調(diào)查工作,尋找新的水源,以解決當?shù)鼐用竦囊盟畣栴},確保人民的身體健康。
鑒于此,當?shù)厮块T確有行動,2005年在響水村正中間的位置建了一個機井,打算讓村民喝上來自深水井的自來水?墒,投資8萬多元的水利項目,最后為了應付上級部門檢查驗收而蓋了一個機井房。
飲用水是關乎人生命的大事,當?shù)貫楹芜敢做樣子工程?記者向水利部門求證,翁牛特旗水利局一位領導干部認為,當時考慮欠周全,設計上有問題。響水村村民居住分散,施工之后才知道這個工程僅鋪設地下管道就需要上百萬,所以干不下去了,最后又要接受驗收,只好蓋上一個機井房了事。
記者向翁牛特旗政府了解相關情況,卻被告知:當?shù)仡I導班子換了幾屆了,誰還能理清那個爛賬?旗委分管領導也是新上任的,更不清楚情況。"村民是在找后帳,別把他們說的事當個事。"翁牛特旗一位工作人員不屑地說,并認為,都是一些芝麻大的小事,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村民們告訴記者,他們反映的這些雖是前幾年遺留下來的問題,當?shù)氐泥l(xiāng)村干部也已經(jīng)換了幾茬。但這些問題至今仍困擾著響水村村民,加重了他們的負擔,父母官怎可不管?村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真正解決他們的飲用水安全問題,更希望加入兩大電站的股份,從電站中真正受益。
記者了解到,包括電站等關乎百姓利益的問題,村民曾也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應卻沒有討到一個說法。比如,有一屆的鄉(xiāng)領導還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規(guī)定,批準一戶人家在響水村正在治理的沙地建房,沙地的后面就是茫茫的沙漠。緊挨著建房的地方就是風沙源,正在圍欄治理中。在沙地上建房破壞了響水村的治沙規(guī)劃,使居住在沙地下面的居民受到嚴重的風沙侵襲。在這片沙地的下面居住這十幾戶居民,至今仍然面臨著風沙侵襲和被掩埋的危險。 (新華社記者張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