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穎、劉俊霞
“‘走西口’是怎么樣的來歷呢?……”
[現場音壓混]
在央視電視劇《走西口》熱播之際,內蒙古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鄧九剛先生作為志愿者來到內蒙古博物館,結合漢族文物陳列現場義務講解著“走西口”的歷史,專業(yè)學者的生動講解吸引了很多市民專程前來觀看。
市民李玲玲:“專程來的,這樣的形式很好,關注了好幾次這樣的活動了,免費開放后的博物館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和我們之間的距離不是那么遙遠了,我們可以常常來,有空就來!
2008年1月,中央下達了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后,內蒙古博物館經過重新規(guī)劃、布置,于2008年7月28日免費向公眾開放。重新布置后的內蒙古博物館分為:蒙古族文物、三少民族文物、其他少數民族文物等展廳。為了讓館內文物講述的歷史文化知識能更多的傳遞給群眾,內蒙古博物館不斷推出各種活動。
內蒙古博物館趙學東:“一個展覽把他推出來,把文物放在展柜里,觀眾來看我們配以講解。這種形式是我們長年以來做的,但是這個當你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會覺得不夠,還覺得能不能把這個展品拿出來、或者是把這里面的故事搬出來,讓觀眾互動。所以,我們就陸續(xù)搞了一些活動,包括我們邀請到達斡爾族老藝術家奧登掛女士走進達斡爾族展廳,現場教怎么樣做‘哈聶卡’,就是‘紙娃娃’;包括我們請蒙古文化的研究者郭雨橋先生現場講解蒙古包的歷史還有他的結構。同時還做了一系列像呼麥的演示和講座、像科爾沁朝爾史詩等等這些內容!
為了增強與群眾的互動性,內蒙古博物館還開辟了一個臨時展區(qū),把老百姓自己的收藏品拿到博物館來免費展出,博物館負責布展、宣傳,讓老百姓身邊的這些藏品可以和老百姓自己見面。把博物館變成一個文物展出、交流、參觀的平臺。目前,內蒙古博物館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個個人藏品展覽。這些互動性很強的活動一經推出吸引了大批的參觀者,接待人數最多可達每月3萬多人次。
退休老人溫志良對記者說,這樣的個人藏品展出非常好,這樣老百姓才愿意來看。
溫志良老人:“我覺得,博物館應該是固定展覽與臨時展覽相結合,?闯P,不能幾十年一貫之。尤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來豐富展品,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使更多的人參與,由一個參觀者變?yōu)閰⑴c者!
一系列活動舉辦成功后,內蒙古博物館又在如何吸引孩子方面下工夫。趙學東說博物館應該是小朋友最喜歡來的地方才對,讓孩子從小就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是博物館應該做的事情。
內蒙古博物館趙學東:“那么怎么樣能夠吸引更小的小朋友對民俗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呢?我們推出了木偶表演。比如說我們站在展柜外頭講馬頭琴怎么回事,不如把馬頭琴這段故事演出來。那我們就自己做木偶,學著自己來表演、配上音、音樂配 上解說、加上燈光,舞臺;然后讓小朋友到了博物館參觀的時候來欣賞我們的木偶表演。這個是在寒假期間每天上午10點演一場,每天下午3點演一場,一共兩場。好多小朋友,尤其是放了假的中小學生沖著這個走進我們的博物館。然后我們又安排我們的小講解員帶著他們從頭到尾講一遍整個蒙古族歷史文化以及現在展出的展覽。我們也同時推出了用仿真的磚、仿真的門、仿真的窗,再建達斡爾族的房子的結構。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蓋一間房子,窗往哪兒安排,門怎么開,什么叫‘介’字房,這個梁怎么搭?通過這些互動,通過他們自己蓋房,就了解了過去房屋的結構,這比在外面看‘介’字房,門窗怎么回事要強的多。所以我們有個理念對孩子們,就是:告訴你你會忘記,讓你看你將記住,而讓你參與,你就會明白!
上六年級的趙寬從不了解博物館到成為博物館的?停浆F在已經成為內蒙古博物館的小志愿者經常為參觀者講解一段段歷史。他告訴記者在內蒙古博物館像他這樣的小講解員已經有近20個。
趙寬:“我不光覺得增強了我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還了解到了一些在課本上了解不到的知識。”
內蒙古博物館志愿者、內蒙古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鄧九剛先生:“我覺得博物館這樣做,是很明智,也是很時尚的一種做法。因為我在外地啊,甚至是國外參觀的時候,人家已經有一種很開放的、交流的多種的方式辦館。走出去,請進來;就是博物館的門打開了。過去就是我布什么你看什么,你來看買票,板著面孔,你愛看不看,我就這一套。我的講解就這一套,從頭至尾講下來,你聽不聽拉倒,那是你的事兒,F在呢,大家可以對話,可以請一些專家、愛好者還有一些中小學生、大學生、志愿者介入進來,這樣的話就把博物館和民眾就結合起來了。這樣博物館就不是你自己的事兒了,是民眾的事兒了!
當記者問到博物館之所以動了這么多腦筋,用了這么多方法來吸引市民走進博物館,是否與國家實行免費開放政策有關的時候,內蒙古博物館趙學東說,確實是這樣。
趙學東:“對。當你坐在博物館的時候,看到那個門的時候,你就會有一個責任:一定要讓觀眾從這個門走進來。博物館的多少、參觀博物館的觀眾量的高低決定了這個地區(qū)文化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你博物館做得好壞的一個標準。一定要把博物館做成觀眾的博物館,建成人民群眾的博物館。把博物館建成我生活必去的一個地方,要從小讓孩子們養(yǎng)成去博物館的習慣。所以,走進博物館了解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應該成為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