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8月10日消息(記者周洪)近日,上海警方處置了首例遺棄寵物犬案。根據《上海市養(yǎng)犬管理條例》,警方對棄養(yǎng)人吳某處以罰款500元,吊銷《養(yǎng)犬登記證》,收容犬只的行政處罰。

本文圖:央廣網 浦東警方供圖

  7月28號,當時正在送餐途中的外賣小哥梁先生,在上海東方路龍陽路路口發(fā)現了一只走失的家犬,而且有受傷的痕跡,疑似被車輛撞擊過。昨天(9號),梁先生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回憶,當時他立即將外賣單托付給同事,對這只小狗進行了救治。

  梁先生:“7月28號中午12點多的時候,我送外賣途中在龍陽路和東方路的交叉路口碰見了一只被車撞的狗。本來自己家也養(yǎng)狗,看見它被車撞了,也想救一救。然后,我給它買了狗糧和水,(但是)它不吃。我把它被撞的照片發(fā)到我們的騎手溝通群里,看看有沒有人知道附近有動物收養(yǎng)站,他們也不知道。我另外一個同事,說他也過來看看這只狗。然后我們倆抱到寵物醫(yī)院,醫(yī)生說要先拍片保守治療最少要三五天,我們身上也沒那么多錢。我還把它抱到公安局問附近哪兒有收養(yǎng)站,他們說在挺遠的一個地方,我們也過不去。我就看,有沒有好心人能救它。我找了個箱子,在箱子上寫了一段話,我在送餐途中遇到這只狗,想救它,但錢不夠,希望好心人收養(yǎng),然后就放在巴黎春天門口,我在旁邊陪著它兩三個小時。在下午的時候,(一個好心人)她路過看見了就和我們一起把狗抱到醫(yī)院救治!

  他們再次將小狗送到了寵物醫(yī)院,檢查后發(fā)現,這只狗骨盆骨折,并伴有老年犬的基礎病,寵物醫(yī)院進行了救治。他們接著又向濰坊新村派出所報警求助。濰坊新村派出所民警姚欣華說,這只狗辦過《養(yǎng)犬登記證》,很順利就找到了狗主人。

  姚欣華 :“通過犬只身上的芯片,發(fā)現該犬是2011年登記于濰坊新村派出所的,就聯(lián)系了該犬只的主人吳女士。并且明確表示自己已經遺棄了該犬,也承認自己確實有遺棄犬只的行為!

  吳女士向公安機關表示,這只狗自己養(yǎng)了十幾年,但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因此她和丈夫決定將其遺棄。上海浦東警方就其棄養(yǎng)犬只的違法行為進行了口頭傳喚,吳女士的丈夫前往公關機關接受了罰款500元,吊銷《養(yǎng)犬登記證》,并將犬只收容的行政處罰。

  對于上海警方的處置,不少網友表示贊同并希望“在全國推廣”,也有一些網友直言“罰500太少了”。對此,長期關注動物保護的浙江理工大學法學教授錢葉芳建議,提高處罰力度的同時,更要加強生命教育。

  錢葉芳:“需要完善的首先是法律制度,提高處罰力度,在行政罰款之外增加行政拘留處罰,甚至入刑,這需要國家層面的法律支撐。但是,只有硬性的約束不能完全喚醒人性和惻隱之心,國家需要持續(xù)地進行生命教育,包括將虐待遺棄寵物的行為納入《預防青少年犯罪法》中的不良行為!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一些流浪狗流浪貓,它們的“前生”可能都是寵物貓、寵物狗,由于種種原因被原來的主人遺棄,最終流落街頭。因此,不少人出于善意,會主動投喂這些流浪動物。然而,這樣的行為很可能帶來新的問題,流浪動物在不健康的狀態(tài)下隨意繁殖。對此,錢葉芳教授認為,目前伴侶動物缺少專門的國家法律,需要制定一部綜合性的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法,來解決于此相關的一系列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