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代表:土地流轉 早轉早得利
2014-03-10 09:08 來源:央廣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北京3月10日消息(記者李雨楠)據中國鄉(xiāng)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太和縣舊縣鎮(zhèn)張槐村村主任徐淙祥在老家就開辦了“太和縣淙祥現代家庭農場”,提起自家農場的發(fā)展,他自豪的告訴記者,他的家庭農場不僅讓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還實現了規(guī);,效果非常好。
徐淙祥:“現在辦家庭農場,我想進一步指導好、引導好規(guī);,連片種植,起到引導示范作用。我把家庭農場辦好過后,要帶領我們當地種糧大戶都來開展規(guī);N植。一個村莊上,有百戶人家,5、600畝土地,包給一戶或兩戶種,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啦,進城辦企業(yè)!
目前在我國,像徐淙祥這樣的家庭農場的發(fā)展已經如火如荼。截至2012年底,我國共有家庭農場87.7萬個,經營耕地面積達到1.76億畝,平均規(guī)模在200畝左右。但是目前家庭農場的發(fā)展也存在一些問題。徐淙祥說,有的農民不愿意流轉自己的土地,寧愿拋荒也不轉,這讓他很頭疼。徐淙祥在兩會分組討論時就提出《關于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議案》,在他看來,解決農村未來誰種糧的問題,首先就是解決土地確權的問題。
徐淙祥:“土地確權法很重要,他拿著證過后到城里,就可以不回來了,農村的土地還是他的!
土地確權重要、土地流轉難度大,在采訪中沒有人否認這點。在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甘南縣興十四村黨總支書記付華廷看來,土地流轉得讓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他才會自愿流轉給你。
付華廷:“土地流轉我認為是個大方向,早轉早得利,晚轉晚得利,不轉不得利,土地流轉原來農民種地,收入比如(原來)一畝地掙600元,土地流轉以后,一畝地要掙1000塊錢,他能不干么?收入超過他種地的收入他就干了,流轉以后收入還低他就不干了。”
農村改革的核心就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的權益是農民最大的一塊利益,而且土地問題涉及到城鄉(xiāng)的統(tǒng)籌發(fā)展問題等眾多問題。當前,已經有很多地方開始試點農村土地流轉,但是在這個實踐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損害農民利益的情況,土地該怎么流轉,未來該由誰來種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對此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李克強:“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抓緊土地承包經營權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引導承包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慎重穩(wěn)妥進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堅決支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培育專業(yè)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yè)企業(yè)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發(fā)展多種形式適度規(guī)模經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表述,明確了土地流轉的方向和未來種糧的主體人群。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陽縣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認為,現在有了的政策支持,大家流轉土地起來就更有動力了。
李連成:“農民承包土地、流轉土地,有了政策了,有了方向了,慢慢的土地都由專業(yè)人去種,去管了!
這個觀點,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甘南縣興十四村黨總支書記付華廷也十分贊同,在他看來,農業(yè)就應該是少數人種地,搞規(guī)模經營,靠機械、水利、科技相結合發(fā)展農業(yè)。
付華廷:“我(們那)2萬4千畝土地就那幾個人種,2%的人種地,98%的人在2、3產業(yè),多數人不種地,少數人種多數人的地,種地的人少了,產量也增加了,靠大機械、大水利、科技、合作!
土地流轉、集中,也讓促進種糧的人發(fā)生變化。從前小農經濟,農業(yè)靠天,靠傳統(tǒng);土地集中之后,農業(yè)靠投入,靠技術。正如前幾天,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答記者問時指出,要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現代農民,讓新時期的農民走上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道路:
“我們還需要培養(yǎng)現代農民。從這個意義上,才能真正解決好將來誰來種地的問題。所以職業(yè)教育又要重視工業(yè)、商業(yè)等其他方面的職業(yè)培訓,也要相當重視對現代農民培養(yǎng)的職業(yè)教育。職業(yè)教育應該適應市場的需求,哪些短缺就往哪里培訓,農業(yè),很多人都在提將來誰來種地,一定要培養(yǎng)將來能種地、種好地、種好高收益的地的農民來,這樣國家才能更好的發(fā)展!
編輯:夏恩博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